本報記者 鄧晶琎
  談及傳統化工產業,人們常將其與“污染”一詞相聯繫。5月下旬,記者走進位於衡陽松木經開區的建滔化工有限公司,卻驚喜發現,這裡的廠房乾凈整潔,見不到廢水廢渣排放。
  “整個園區已經形成了循環化工產業鏈,通過‘變廢為寶’,成功解決了廢渣廢料的污染問題。”建滔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人李保文向記者介紹。
  建滔化工於2004年4月由香港建滔化工集團在衡陽獨資設立,投資總額為4.6億港幣。主要生產經營聚氯乙烯、離子膜燒鹼、過氧化氫等及其副產品和其他化工產品。目前是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氯鹼生產基地。
  “近年來,隨著建滔化工產品需求旺盛,我們的主打產品燒鹼產量大幅增加,”李保文透露,產量增長也帶來新的問題:伴生副產品——氯氣如何處理?
  建滔化工的難題,在松木經濟開發區的“循環經濟”模式中得到破解。
  李保文介紹,開發區通過招商選資,先後引進了駿傑化工、錦軒化工、達利化工等企業。它們利用建滔化工管道輸送過來的廢氯氣,分別生產氯化石蠟、ADC發泡劑、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化工產品;而這些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氯化氫,又返回銷售給建滔化工生產聚氯乙烯。同樣位於開發區的金山水泥,又將建滔化工等化工企業的電石渣作為生產水泥熟料的石灰質原料之一。
  這樣一來,駿傑化工、錦軒化工、達利化工等企業無須從外地高價購入氯氣,大大降低了成本;建滔化工也節約了處理廢氯的資金,“變廢為寶”。
  建滔化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落後工藝,將氯鹼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氣、廢渣“三廢”吃乾榨盡,由此得“大道”,成為全國化工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典範。在國家工信部確定的全國首批23項工業循環經濟重大示範工程中,建滔化工的氯鹼循環經濟產業鏈及廢水“零排放”工程名列其中。
  在建滔化工的龍頭帶動效應下,新澧化工、恆光化工、建衡實業等30多家衡陽化工產業下游企業迅猛發展。衡陽的傳統化工產業由此脫胎換骨,轉型升級。
  “衡陽的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讓我們安心在衡陽發展。”今年是建滔化工在衡陽建廠10周年,李保文也堅定了扎根衡陽的信心。
  據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海兵介紹,目前,衡陽市有港資企業96家,占全市三資企業總數的60%。以建滔化工、鐳目科技、華意機械、林隱假日、華耀城等為龍頭的港資企業,已發展成為拉動衡陽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
  2013年,衡陽市港資企業吸納就業人員3萬餘人,占全市外資企業總就業人數的30%;實現銷售收入約43億元,占全市外資企業銷售收入的35%。  (原標題:循環利用,吃乾榨盡“三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07csmty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